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期刊网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文
    王永贵, 洪傲然, 郭笑笑, 史梦婷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6): 1686-1708.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450
    顾客定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顾客价值战略, 对于顾客满意度的提升和企业收益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为企业的顾客定制实践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这一背景, 本文从顾客定制战略的内涵、表现形式、顾客定制能力的影响因素、顾客定制战略的影响结果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顾客定制战略实施效果的边界条件等方面研究内容对顾客定制的中文与英文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合剖析, 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顾客定制的整合研究框架, 进而从数字时代顾客定制战略的创新表现形式、影响结果、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数字环境下顾客定制的新形态等四方面对顾客定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发展更加深入系统的顾客定制理论提供借鉴, 并为理解和指导企业的顾客定制实践提供启示.
  • 论文
    薛畅, 何青, 张策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1): 1-19.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772
    本文基于中国的银行业机构网点数据,研究了地区间银行业联通程度对于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发现银行业跨地联通度的上升显著缩小了两地经济增长的差距,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其中主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挥了更强的作用.利用历年城市商业银行改组合并的工具变量控制了内生性后,基准结论仍稳健. 进而,本文还以地震和新冠疫情作为风险冲击的案例,发现我国银行体系特别是主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显著分担灾害对受灾地的负面经济影响.这与发达国家面临灾害冲击时银行体系所产生的加剧受灾地资金外逃、扩大受灾地与外地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深化了有关银行体系在中国宏观经济中风险分担功能的研究,从风险分担的视角阐释了银行体系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对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提升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 论文
    王磊, 朱明, 张顺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1): 20-35.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362
    本文以2020年伊始发生的新冠疫情为准自然实验,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 研究发现, 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企业相对其他企业显著提高现金持有水平, 增持的现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减少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支出. 企业在调整现金持有决策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预防性动机, 即持有现金以预防未来现金流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而现金持有的代理动机并不明显. 异质性分析表明, 增持现金的行为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均有表现, 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在疫情的冲击下, 管理层并未产生明显的悲观情绪, 但普遍表现出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情绪, 这种不确定情绪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企业现金持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导作用. 最后, 研究表明, 企业在疫情期间增持现金的行为能够引起市场积极反应, 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 论文
    张跃军, 王霞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309-320.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981
    碳交易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评价该政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中国30个省(市)2009--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并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价中国碳交易政策对可持续经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碳交易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增长,相对于碳交易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提高了0.122万元/人.2)碳交易政策对东部试点地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的影响相对最大,为0.202万元/人,同时,随着清洁能源消费和研发投资增加,碳交易政策能显著促进东部试点地区可持续经济福利水平提高.3)碳交易政策对可持续经济福利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滞后期约为两年.
  • 论文
    解维敏, 张恒鑫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1): 36-57.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450
    本文基于我国 2010-2019 年高科技企业数据, 按照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相对比例关系衡量企业创新策略, 实证检验了业绩型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对企业创新策略的影响.结果显示, 行权业绩条件越严格, 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技术引进策略. 对股权激励契约条款交互作用的研究发现, 股权激励的强度越大、行权有效期越短以及授予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公司更能发挥行权业绩条件对技术引进策略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研究指出, 业绩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策略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水平高、代理问题严重、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 本文研究拓展了最优契约理论, 分析了高管选择不同创新策略的内在逻辑, 丰富了业绩型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也为高科技企业优化股权激励方案、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提供了政策建议和现实启示.
  • 论文
    牛保庄, 许浩涛, 李启洋, 沈子凡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1): 2881-2890.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411
    全球供应链体系下,愈加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增加了芯片等关键零部件出现供应中断的可能性.如何通过本土替代和供应链结构调整应对不确定性,增强供应链稳健性,已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本文抓住供应链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构建了由跨境供应商、本土供应商、两个相互竞争的品牌商组成的博弈模型,研究存在跨境供应中断可能性时,中国品牌商是否有动机与本土供应商合作,采取双源采购策略保障供应稳定.结果表明,订单分配比例和跨境供应中断概率会显著影响中国品牌商的采购策略偏好.当订单分配比例较均匀时,订单分散性诱使上游供应商制定更高的批发价格,从而增加了中国品牌商的采购成本,此时单源采购策略较优.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供应链成员是否偏好中国品牌商的双源采购主要与跨境中断概率有关.
  • 论文
    张文, 王强, 杜宇航, 聂锟, 李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757-2768.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1206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商平台上的在线商品评论成为消费者在线购物时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平台商家获取在线消费者真实关切的重要信息来源.然而,海量的良莠不齐的在线商品评论使得消费者和商家很难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高质量信息.一方面,本文在经典的主题分析LDA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评论有用性的主题分析模型,即Help-LDA模型.相比与假定每条评论具有同等重要程度的LDA模型,Help-LDA模型根据评论有用性对不用评论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而从有用性较高的评论中抽取出对于消费者更有用的决策信息.另一方面,本文基于Help-LDA模型提出了新的评论文本表示方法,并结合SVM方法进行评论有用性预测.通过收集大众点评网站在线评论进行的实验表明,Help-LDA模型能够从电商评论中高质量抽取在线消费者对于商家商品和服务的真实关切.并且基于Help-LDA模型的评论文本表示结合SVM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在线评论有用性预测性能.
  • 论文
    程开明, 王桂梅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3): 648-666.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329
    构建包含环境因素的城乡二元一般均衡模型解析城镇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依据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化对以单位GDP污染物排放为代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明显的中介效应;东部城市的城镇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抑制环境污染物排放,中部和西部城市的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物排放兼具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的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但省会城市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非省会城市.未来需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两者之间的协同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论文
    罗进辉, 巫奕龙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321-349.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525
    环境污染及其引致的环境规制成本是否有助于促进企业进行绿色转型?这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2014-2018年A股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空气污染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城市的空气污染越严重,其未来的绿色创新水平越高.平均而言,城市空气污染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公司的绿色创新水平将提升0.75个百分点,相关影响同时具有统计显著性和经济显著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空气污染主要通过政府环境治理和公众环保监督倒逼企业提高其绿色创新水平,空气污染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媒体关注度高和融资约束低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强.此外,绿色创新显著提高了企业的长期市场价值.总之,文章丰富了空气污染微观经济后果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能够为国家制定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 论文
    周晓阳, 曹文静, 符皓然, 冯平平, 柴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1): 2853-2868.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412
    在跨国供应链网络系统中,上下游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关税政策,与此同时,本土产品的替代作用也会影响关税实施效果和各方决策.基于此,文章考虑产品替代性,构建随机需求下受关税政策影响的跨国供应链成员利润最大化模型,利用互补系统,得到跨国供应链网络的均衡决策.研究表明:1)随着国家提高进口关税,国内生产交易替代产品的企业利润会上升;2)本土产品交易量以及制造商和经销商的期望利润均会随着该国进口产品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而降低;3)若制造商提高其产品对进口产品的替代程度,则本土产品交易量增加,此外还会使得本土制造商的利润和与其交易的经销商的期望利润增加,国家实施关税政策会放大这一积极影响.
  • 论文
    熊熊, 邸佳慧, 高雅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7): 1873-1890.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955
    双碳目标发布后, 个人投资者绿色关注逐步提升, 其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外部压力不容忽视. 本文基于沪深两市投资者互动平台数据构建绿色关注指标, 以20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发现了个人投资者绿色关注对上市公司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 这一影响在非重污染行业、无排污费用或环保补贴等公司更加显著, 个人投资者绿色关注对环境规制产生补充作用, 且绿色金融政策能够正向调节绿色关注对上市公司绿色创新的影响.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引导个人投资者绿色投资理念, 对于促进上市公司绿色创新和补充环境规制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 论文
    尹力博, 魏冬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565-2588.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200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冲击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选取沪深A股2011年至2019年的季度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劳动要素与技术要素之间是否存在替代效应,进而为中国劳动杠杆的折价效应提供解释.结果发现:1)公司劳动要素与技术要素之间存在显著替代效应,且该效应在高新技术行业、国有企业以及低融资约束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2)该效应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表现有所不同,在经济衰退期更为明显,反映了公司进行技术替代的最佳决策时机为经济衰退期;3)劳动技术替代能够显著弱化劳动杠杆对股票收益率的负向作用,该结果在将劳动技术替代指标替换为能直接反映公司技术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后依然稳健成立,佐证了公司技术水平对劳动杠杆折价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说明劳动要素能够有效促进低劳动杠杆对股票收益率的正向作用.相关结果能够为公司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采取有效举措、人口老龄化引致的劳动力供给不足提供思路,同时对深入理解A股市场劳动杠杆的定价机制以及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及企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提供经验支持.
  • 论文
    朱晗, 张敏, 唐加福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509-523.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705
    传统酒店动态定价研究大多考虑改进需求预测方法或考虑需求环境已知,而现实生活中需求分布通常是未知的.本文考虑需求分布未知的情境,建立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酒店客房多周期动态定价模型,并利用强化学习方法,提出基于SARSA (λ)的改进算法对客房动态定价模型进行求解.为提升算法的求解能力和收敛速度,提出了基于改进ε-greedy策略的ε-SARSA (λ)算法和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策略的ISA-SARSA (λ)算法.通过数值实验对比SARSA (λ),ε-SARSA (λ),SA-SARSA (λ)和ISA-SARSA (λ)四种算法的收益优化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ISA-SARSA (λ)算法求解性能最好.
  • 论文
    魏光兴, 陈永恒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2): 3139-3150.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927
    采用锦标竞赛理论视角,从先天差异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用标准经济学理论建立委托代理模型,解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演化机理,构建共同富裕的政策逻辑,研究发现:第一,如果不采取政策调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会逐步演化扩大,不利于共同富裕;第二,应该实施倾斜机制,帮扶处于劣势地位的弱者,但不是一刀切地完全补齐先天差异;第三,在倾斜帮扶时还应该调整锦标竞赛的分配机制,扩大差距,增加总量;第四,采取倾斜机制和调整分配机制构成的政策组合拳,可以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
  • 论文
    张俊荣, 田开兰, 张瑜, 杨翠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2): 3151-3164.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0482
    本文基于新构建的区分企业规模的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SDA),从"总量"视角、"效率"视角以及"增量"视角等多重维度,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在中国内、外循环中就业效应的相关表现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定量测算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7年和2012年,工业行业所有规模类型企业通过内需拉动的就业不仅在总量上均高于外需,且单位内需对就业的拉动程度也高于外需.2)分企业规模类型看,小微企业是内需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且小微企业单位最终需求(不论是内需还是外需)对就业的拉动程度均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3)对所有规模类型企业而言,就业系数变化是抑制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规模的变化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本文研究从定量角度论证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积极扩大内需对促进中国就业增长,尤其是对保小微企业就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就业政策提供了参考.
  • 论文
    张德荣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3): 619-647.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303
    本文基于垄断租金消散和"租税转换"的视角研究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论文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基于不同数据源从跨国比较的视角评估"中国奇迹",数据分析表明改革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建立在低起点的基础之上,由此决定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阶段性动力转换的挑战;第二,在识别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四个阶段的基础上,从逻辑和证据两个层面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是垄断租金消散和"租税转换",其中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基于财政分权体制的地方政府租金收入最大化导向逆转了改革以来的"租税转换"趋势,地方政府财政利益与经济发展之间原有的激励兼容关系被削弱;第三,分析中国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所要面对的困难,消除产品和要素市场垄断租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根本性作用的内在要求;最后,本文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建议.
  • 论文
    郑桥桥, 万亮, 王善勇, 李军, 吴杰, 宋马林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4): 941-957.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210
    如何在社会生活和消费领域推动绿色转型是各国政府应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学界对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给予了广泛关注, 对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却关注不够, 以绿色生活方式为主题的相关实证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本文基于 2008–2019 中国 30 个省份年度面板数据,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来检验环境规制对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影响, 并系统探究了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生活方式的可能作用机理. 研究发现: 环境规制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绿色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层面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来正向影响居民的绿色生活方式. 另外,绿色环境意识在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影响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异质性分析与稳健性分析进一步丰富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 试图打开环境规制引导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作用的 “黑箱”, 同时为政府引导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 论文
    倪宣明, 王江伟, 赵慧敏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589-2602.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188
    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指出,要通过政策利率体系引导市场利率走势,然而以同业存单利率为代表的中期市场利率却往往与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代表的中期政策利率产生大幅偏离.通过构建信贷利率管制下的政策利率传导模型,本文提出了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利差的三个影响因素:影子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资金融通难易程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分层现象是后两项因素的外在体现,而影子银行则可区分为传统影子银行与银行影子两类,且它们的作用相反.就经济作用机制而言,传统影子银行业务与企业信贷独立而互补,而银行影子是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套利的另类企业信贷,因此两者对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利差的影响相反.此外,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总体充裕程度、各金融机构间流动性缺口导致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差异能解释流动性分层的影响.
  • 论文
    徐良辰, 郭崇慧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815-2828.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032
    ICU中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被认为是重要临床预测任务之一,准确地预测ICU患者的死亡风险可提供有关患者的病情信息,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来干预,同时有助于有限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ICU患者病情不稳定,需要密切的监护,大量临床数据被相关监测设备采集、记录和保存,为ICU患者的相关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以ICU患者30天死亡风险预测为研究目标,基于重症监护医疗信息市场III数据库,构建ICU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支持医疗实践中的临床决策.首先提取相关患者数据并进行预处理,采用多种统计量对时间序列特征进行表示;随后选取基分类器,基于融合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对相应基分类器进行特征选择,基于信息融合思想采用集成学习方法将分类器以装袋方式进行集成,采用真实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基于准确率、F1评分和AUC三个评价指标与经典死亡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展现出较好的性能;最后基于信息融合对ICU患者死亡风险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集中趋势类统计量更为重要,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论文
    王军进, 刘家国, 石磊, 周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1): 2869-2880.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320
    受外迁/跨区企业纷纷回流国内/当地新趋势的影响,结合新冠疫情常态化新背景,在需求不确定性与预测不准确性双重扰动下提出成本-信号博弈的采购决策模型,探究企业在高效性跨区采购策略与响应性当地采购策略之间的权衡.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采购决策取决于成本与信息的联动表现,跨区采购总能带来强势的成本表现,而当地采购却不能一直发挥信息表现优势.这是因为当企业都选择当地采购,预测信息之间相关性效应会对冲信号精确度效应.新冠疫情加剧需求不稳定与跨区采购预测不准确性会加速企业回流趋势.有趣的是,回流行为可能让所有企业获益,并能打破陷入囚徒困境的对称跨区采购均衡.原因是,回流会诱导出新的非对称混合均衡,消除预测信号相关性来抑制市场竞争.相应地,这种混合均衡会赋予企业“后发优势“实现局部帕累托改进.随着需求不确定性与预测不准确性的增强,混合均衡会转向对称的当地采购均衡,并能短暂地实现全局帕累托最优,但最终又会陷入双输的囚徒困境.此外,糟糕的当地采购预测会赋予企业“先发优势“,这种优势导致先发企业变得更好,而后发企业变得更糟.
  • 论文
    戴志锋, 朱皓阳, 尹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603-2616.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322
    金融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稳定性受到多个行业的影响.研究金融部门之间,以及金融部门与其他市场之间的传染机制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在险价值(VaR)测度尾部风险,本文采用以时变TVP-VAR模型为基础的方差分解溢出指数框架研究了中国石油、黄金、房地产及四个金融部门之间的系统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资产间总溢出指数(TSI)高达81.37%,表明尾部损失在金融系统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2)石油和银行分别是系统冲击的最大净传递者和最大净接收者,房地产行业对银行部门具有最大的正向净溢出效应.3)市场波动率(VIX)和期限利差(TS)均对总溢出指数(TSI)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应当充分重视股票与债券市场在系统风险预警中的重要作用.
  • 论文
    马锋, 王继谦, 郭杨莉, 陆菲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371-382.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606
    将跳跃及其跳跃强度引入到异质自回归(heterogeneous autoregressive,HAR)模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嵌入固定转移概率矩阵的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机制模型,构建出系列新的波动预测模型.运用系列统计检验手段(如模型置信度检验、样本外R2检验、趋势检验)评估上述预测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预测能力,样本外的实证结果表明:1)与基准模型相比,结合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表现;2)相比其他预测模型,包含跳跃、跳跃强度以及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模型(MS-HAR-TJI)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3)在新冠疫情爆发期以及高波动时期,MS-HAR-TJI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仍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
  • 论文
    黄哲豪, 杨存奕, 李正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6): 1545-1567.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728
    随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实体部门"脱实向虚"趋势俨然成为结构性矛盾, 企业金融化背后的动因及适度性成为亟需解决的议题. 本文从企业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 以及追求股东价值的金融化驱动机制出发, 构造以企业风险最小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组合优化问题, 并获得不同目标下的金融资产最优配置, 反映出企业风险、股东价值与企业金融化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此基础上, 基于企业金融化驱动机制反映金融化动机的特征事实, 从企业自身的资产配置结构出发, 结合特定目标下金融资产最优配置, 提出企业金融化动机的判别准则, 以及企业金融化适度性范围的确定方式. 随之, 我们选取中国代表性上市非金融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关于金融化动机的判别, 本文发现非金融企业部门虽然整体上仍然以"蓄水池"动机为主导, 但"投资替代"动机倾向比较显著, 不容忽视. 不同行业之间、不同股权性质企业存在异质性, 其中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投资替代"动机显著, 非国有企业"投资替代"动机显著强于国有企业. 关于企业金融化的适度性, 本文发现非金融企业部门整体上金融化适度性水平偏低, 尤其是信息技术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 金融化适度性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并且行业金融化水平有所不足, 而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则存在过度金融化现象. 非国有企业金融化适度性显著高于国有企业, 同时也存在过度金融化现象. 本文的结论为企业金融投资决策和监管识别提供引导性建议.
  • 论文
    杨列勋, 冯耕中, 杨翠红, 周晓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1): 1-1.
  • 论文
    陈炜, 徐慧琳, 汪寿阳, 孙少龙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383-397.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490
    与点值数据相比,区间数据更能够从全局上刻画股票市场的内在结构特征.然而,已有关于区间数据的预测研究只关注误差序列的单次预测或原始序列的预处理,并且所采用的方法通常不能充分地提取区间值股价时间序列的主要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了对区间值股价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的误差修正与分解方法.鉴于误差序列在组合预测模型中的作用,本文首先采用Ljung-Box检验和机器学习模型对原始序列产生的区间值误差序列进行检验和修正.接着,利用双变量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将修正后的误差序列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s)和一个残差.随后,利用单个机器学习模型对除了IMF1分量外的各个IMFs分量和残差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将原始序列和误差序列的预测值进行组件聚合,重构出区间值股票价格的预测值.进一步,在提出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误差修正和分解的区间值股价预测模型,并利用真实的股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预测精度方面明显优于一些传统方法.
  • 论文
    柳向东, 洪绍鹏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350-370.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430
    基于资产价格存在的非对称跳跃与资产波动率存在的粗糙特性,本文提出了粗糙带非对称跳Heston模型(rHeston-AEDJ),在风险中性测度中推导出该模型的特征函数.由于模型的非马尔可夫且非半鞅性质,不能使用传统的欧拉方法进行逼近,本文使用混合模拟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逼近,并解决粗糙波动率下奇异期权的定价问题.在风险中性测度下,基于Fourier-SINC推导了欧式期权的拟闭解.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证50ETF价格存在跳跃、波动率Hurst指数远小于1/2,即波动率存在粗糙性,并基于拟闭解对上证50ETF期权进行定价实验发现本文所提出的rHeston-AEDJ模型在样本内外均有较好的定价精度.本文的研究对国内外期权产品定价与精确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论文
    祝由, 贾冉, 王纲金, 谢赤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3): 795-812.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815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面向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金融服务,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长期以来相关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其风险频发,特别是风险评估技术相对滞后,使得供应链金融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因此,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成为业界亟需解决和学界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相关文献着手,通过知识图谱技术从152篇中文文献和61篇英文文献中提取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一方面探究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研究视角片面、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数据样本小、研究模型性能和可解释性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展望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以下问题有待深入探究:如何多渠道采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以及实现隐私数据的信息安全共享.如何从互联网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中挖掘供应链金融风险关联知识,并从中提取风险特征,以此建立高维度、细粒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何运用深度学习方法来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整体性能,并通过解析风险特征的重要性和边际效应来确保模型的可解释性.
  • 论文
    邵帅, 徐俐俐, 杨莉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4): 958-983.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418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对 1998–2016 年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建立指数随机图模型首次对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识别和解释. 结果表明: 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可分为 “各司其责” 的四大板块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 “俱乐部” 空间分布特征; 各板块在样本时期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组, 其中净溢出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减少, 主受益和净受益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增加, 而经纪人板块的组成省份虽然有所变化但总数保持不变; 区域间的 “碳排放避难所” 效应有所弱化, 各区域倾向于以 “互惠” 或 “组团” 的方式参与碳排放空间关联 “活动”, 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存在区域间各自为政的 “诸侯经济” 与梯度断层现象; 较高的对外开放度、清洁低碳的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区域间产生更多的碳排放接收关系; 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随能源结构的升级而呈现出 “由西向东” 和 “由北向南” 的梯度关联趋向; 区域间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经济集聚、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上的互补性以及紧密的区域贸易联系,促使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随着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的加强而呈现出千里 “碳缘” 一线牵的特点.因此, 加快推进实施区域一体化和碳交易市场等协作减排政策, 将有效促进区域间的协同低碳转型发展格局得以实现.
  • 论文
    姚潇, 李可, 余乐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617-2634.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328
    本文基于我国在公开市场发行过信用类债券的违约数据,利用了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和SMOTE抽样技术对违约样本进行过抽样以提高非平衡样本下违约风险模型的预测效果.为检验过抽样技术对分类模型的改进效果,实证分析对不同的重抽样样本类别比例下分类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过抽样技术能够显著地分类模型的预测精度,而且预测效果随着样本类别比例达到平衡而不断提高.和经典的SMOTE抽样技术相比,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生成对抗网络过抽样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分类模型的AUC指标,同时还能显著地改进F1得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对少数类样本进行过抽样能够显著地提升机器学习算法对债券违约风险的预测效果,为研究非平衡样本下的债券违约风险预测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 论文
    余乐安, 雷凯宇, 曾能民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421-437.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788
    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供应链竞争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竞争环境下考虑技术进步的供应链重构策略,构建了技术进步前与进步后两种供应链竞争模型.技术进步前,模型考虑一个高技术零件供应商为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制造商提供专有零部件;随后其中一个制造商投入成本进行技术升级,升级后的制造商能够自己生产上述高技术零部件(即实现了供应链的重构).研究发现,与技术进步前相比,技术进步后两个制造商都会降低其产品定价,高技术供应商也会降低其零件的批发单价,且竞争性产品之间的替代性越强,降价的幅度越大,但技术进步可以削弱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对均衡定价的影响.除此之外,与技术进步前相比,技术进步导致供应链重构后,高技术供应商与未进行技术升级的制造商的利润都会降低,而实施技术升级的制造商的利润以及社会整体福利只有在技术升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时才会有所提高,而整条供应链的利润只有在产品之间替代性较弱且技术升级成本较小的情况下才会有所提高.此外,技术进步会增加整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且市场规模越大或零部件的单位成本越低或产品之间的替代性越强,消费者剩余增加得越多.最后,本文将模型扩展到了考虑技术升级失败风险、高技术供应商品牌效应等情境,发现了类似的结论,验证了模型的鲁棒性.
  • 论文
    高昊宇, 方锦程, 李梦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2): 3201-3215.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068
    金融科技是赋能银行创新改革的关键.本文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收集城市金融科技专利数据,创新构建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并基于2013——2018年中国148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定量考察城市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金融科技发展赋能银行显著降低风险水平,且这一赋能效应对中小银行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控制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金融科技"主题类关键词获得城市层面的百度新闻数作为工具变量,实证结果依旧显著.主要发现在替换代理变量定义方法,控制空间溢出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赋能通过减缓信息不对称,促进业务边际拓展和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等渠道实现银行风险降低的作用;同时,市场监管能力的提高和城市居民征信意识的增强均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的风险管理赋能效应.在商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全面识别金融科技赋能银行风险管理的经济后果及其内在影响机制,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 论文
    刘尔卓, 冯浩铭, 刘舫舸, 何青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3): 667-683.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1636
    本文主要基于1990-2018年跨国投入产出表和经济制裁数据,研究了经济制裁对于目标国家的附加值和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制裁将降低目标国家的价值链参与度和国内产业附加值,使目标国家向价值链上游移动,转变为资源出口型国家.更长期限和更大规模的制裁更显著地降低了目标国家的国内附加值.制裁对附加值的影响是按照转口附加值,加工附加值和国内附加值来传导的.此外,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并考虑双重差分法和行业的异质性等设定条件后,本文的基本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 论文
    金亮, 郑本荣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469-487.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870
    在产品多样性、生命周期缩短等因素增加消费者在线购买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在线产品评论对于消费者购买与电商平台运作的影响愈加显著.针对在线产品评论背景下的电商平台自营渠道引入决策及其影响问题,构建引入自营渠道前后电商平台及其上游制造商的博弈模型,分析电商平台自营渠道引入决策、在线产品评论的价值以及二者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在线产品评论为正向评论或者在线产品评论为负向评论且其有效性水平较高时,电商平台会有动机引入自营渠道;并且,如果渠道竞争程度足够大,则在线产品评论还能增大电商平台引入自营渠道的动机.然而,当电商平台引入自营渠道时,各企业的定价策略调整取决于在线产品评论有效性水平及其精度,引入自营渠道对制造商有利,而在线产品评论对制造商不利.其次,在线产品评论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渠道选择,可能损害选择自营渠道购买产品的消费者福利.最后,对原始模型进行拓展,分析自营渠道影响在线产品评论情形下的电商平台自营渠道引入决策及其影响.
  • 论文
    荆思寒, 王振山, 隋聪, 马天一, 任昭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1): 3090-3104.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3116
    本文基于1997年至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日度交易数据,建立了中国股票市场个股崩盘概率预测模型.结合事件研究法检验了预测模型对个股崩盘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模型对未来发生股价崩盘的个股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同时模型具有较好的股票崩盘临界点预测能力.在预测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中,公司特征变量在股票间崩盘风险传染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从个股崩盘风险预测入手,将个股崩盘风险与风险传染问题相结合,为相关研究做出了贡献.
  • 论文
    欧阳海琴, 凌爱凡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2): 3165-3183.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1836
    如何有效和快速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当下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本文基于两国市场组成的开放经济均衡模型,以货币国际化、汇率风险、货币跨境结算和进出口贸易为视角,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改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路径,推进"双循环"格局良性互动.理论分析发现,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上升促进货币所有国的进出口贸易水平,而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率和跨境结算份额是该国货币国际化对其进出口贸易水平产生影响的可能渠道.进一步使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发现,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能够显著改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水平,与理论预期一致,并且在控制了若干宏观变量后依然显著.与传统文献结果不同,我们的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上升引起进出口贸易水平增加,不是通过汇率水平增加或汇率风险下降的渠道产生,而是由于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份额上升形成了人民币结算的"同伴效应"导致.本文研究对如何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双循环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论文
    王韧, 许豪, 王中杰, 徐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2): 398-420.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100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复杂多样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基础安全设施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风险管理服务+网络安全保险"这一安全防御模式.但防御投资过度或不足均会导致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损失或防御失败.据此,在异质性视角下,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络安全投资决策模型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企业决策在多方博弈中的局部和全局最优解.研究表明,企业间安全防御投资行为处于非合作状态时,存在安全防御投资的最优解使风险厌恶型企业财富效用达到最大且稳定均衡;反之,若企业处于合作状态,尽管市场总效用有所提升,但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单个企业均存在打破合作的动机,因而在合作状态下,效用并不稳定;最后,讨论了考虑附加保费情形下保险免赔额、安全防御支出与非合作企业财富效用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设置一定的免赔额可对企业的财富效用起到促进作用.
  • 论文
    吴澎, 丁毅, 周礼刚, 陈华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840-2852.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2-0402
    针对现有模糊偏好环境下的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对决策效率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EA交叉效率与冗余信息识别的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首先,构建产出倾向的DEA模型和中立型DEA交叉效率评估模型分别用于求解具有完全加性一致性的模糊偏好关系和不具有完全加性一致性的模糊偏好关系的排序权重.其次,为度量大群体偏好信息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根据模糊偏好关系及其排序权重构建基于相容性测度的群体平方相容性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筛选模型最优解中零值分量实现冗余信息识别.再次,通过集成DEA交叉效率与冗余信息识别建立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和对比分析说明本文提出的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决策效率.
  • 论文
    李登峰, 韦安鹏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3): 841-856.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655
    基于消费者对实际交货期与承诺交货期之间的感知差异,研究政府、消费者激励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及送货渠道选择的影响问题.本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针对3种激励方式(无激励、政府激励、消费者激励)和2种送货渠道(制造商负责送货、零售商负责送货)的6种组合情景,构建6个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型,并得到相应最优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实际交货期、回收率、利润的解析公式.通过比较不同模型下的最优值和数值计算,研究发现:政府和消费者激励能提高回收率,缩短交货期,并且由零售商送货时,回收率更大,交货期更短.此外,消费者激励时,产品销售价格和批发价格会增大;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由零售商还是制造商送货取决于消费者激励的强度.
  • 论文
    刘伟, 张波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769-2781.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2220
    企业自建在线创新社区是企业与用户协同进行产品开发和价值创造的网络平台,是典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耶鲁态度改变理论与情境调节定向理论,考虑新产品开发阶段的情境因素,构建企业自建在线创新社区中反馈对用户持续创新贡献影响的理论模型.获取小米MIUI社区中的用户创新发帖和反馈评论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结构化处理,进而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线创新社区中的正反馈对用户持续创新贡献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负反馈对用户持续创新贡献也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关系的方向与反馈来源和情境有关.考虑反馈来源的不同,反馈对用户持续创新贡献的影响会存在显著差异,相比同伴反馈,专家反馈对用户的持续创新贡献的影响更强.考察新产品开发阶段的调节效应发现,相比创意产生阶段,测试发行阶段中专家负反馈对用户的持续创新贡献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丰富了企业自建在线创新社区情境下的用户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开放式创新的理论,并为平台经济背景下企业利用外部知识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实践提供管理启示.
  • 论文
    李忠萍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10): 2797-2814. https://doi.org/10.12011/SETP2021-1062
    基于以医联体为载体促使分级诊疗服务有效发展的情形,研究政府与医疗机构合作协调转诊服务的契约机制及医联体服务运作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一个四阶段博弈理论的排队模型,分析患者,医联体内多家社区医院和三级医院及政府各参与方之间的动态决策关系,进而给出患者下转率、社区医院的能力规划及政府补贴价格与协调各家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共享利益的均衡决策.研究发现,政府是否应该协调接收患者的社区医院对转出患者的三级医院共享收益,取决于成员社区医院规模及社区医院扩张服务能力成本大小,当且仅当社区医院不超过一定规模或其服务能力成本不超过一个阈值或补贴预算较为紧缺时,政府应协调社区医院共享收益以促使医联体转诊服务运作.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医联体成员社区医院规模越小或服务能力成本越低,政府应该协调社区医院共享越高的收益率并提供越低的补贴价格以提升患者下转率,从而提升各参与方绩效和降低等待时间.提出的协调医联体转诊服务有效运行的契约机制,为政府建立科学的分级诊疗系统提供理论决策支持,并对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效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