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股市异常波动为背景系统地考察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不同市场状态下动态套期保值效率的变化, 以探究异常波动和交易限制措施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影响. 本文基于日内高频数据建立已实现协方差(RCOV)和已实现相关系数来度量期现收益率相关性, 进而建立RCOV-Wishart-HAR模型以及MVGARCH族模型用于动态套期保值.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现收益相关性在异常波动中出现下降,并在严格的交易限制措施出台后受到进一步冲击. 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效率相应地在异常波动中出现下降,但仍能够对冲70%以上的市场波动风险; 近年来,随着交易限制的逐渐松绑和市场波动率的降低,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效率出现回升. 套保成本在异常波动中最低,而交易受限后套保成本高于受限之前的水平,并没有随着交易限制的松绑而下降. 以上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在异常波动中较好的发挥了套期保值功能,交易限制措施阻碍了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 现行的松绑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恢复,但仍有进一步的政策空间.
对经济系统中古诺寡头博弈及其均衡状态的非线性动态演化问题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 而信用的多重约束已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对寡头企业博弈行为及其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鉴于此, 本文考虑了下游企业信用违约、银行信贷意愿与银行信贷风险偏好差异性等信用多重约束影响, 构建了信用多重约束下上游寡头企业产量决策的动态古诺双寡头模型, 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方法与古诺博弈相结合, 系统解析了多重信用约束对两个上游寡头企业动态产量博弈均衡稳定性的影响及古诺-纳什均衡非线性演化特征. 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 1) 下游企业信用违约、银行信贷意愿和银行风险偏好差别程度的增大对产量决策古诺-纳什均衡起到稳定作用, 且三者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 2) 银行风险偏好差别程度增大会改变双寡头竞争形势, 可能造成混沌状态下单寡头垄断形成; 3) 下游企业信用违约和银行信贷意愿的波动频率增大能抑制混沌行为, 但不利于古诺-纳什均衡的稳定.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 电商平台与其入驻商家合作发放优惠券日益成为流行的营销方式, 但同时也给电商平台和入驻商家的运营决策及其对应的经济效益分析增加了复杂性.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电商平台与其入驻商家合作发放优惠券的最优策略及其经济效益, 并考虑了其与广告促销策略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发现: 1) 电商平台可以通过降低平台抽佣比例、减少商家参与合作发放优惠券的费用或者扩大商家的平台销售渠道市场规模等方式促进入驻商家参与合作发放优惠券; 2) 电商平台加大广告投入以及提升合作发放优惠券承担比例将会提升入驻商家参与合作发放优惠券的积极性; 3) 入驻商家参与合作发放优惠券的意愿与其广告投入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 4) 当入驻商家广告预算较为宽松或其广告投入对平台渠道需求影响较大时, 即入驻商家可以更多地依靠广告投入来提升平台渠道需求时, 合作发放优惠券将会使得消费者的实付价格上升, 损害消费者利益. 本文为理解新兴的合作发放优惠券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见解.
考虑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 其中上下游企业间存在后向持股关系, 即下游企业拥有上游企业的股份. 上游企业由下游企业等多个股东共同拥有, 各股东都享有上游企业的分红权和控制权. 在共同控制情形下, 各股东都有权参与上游企业的决策, 通过对他们不同利益诉求的平衡, 构建上游企业的决策目标. 论文分别在上游主导型供应链和下游主导型供应链中, 研究了企业的价格等运营决策, 探讨了下游企业持有的上游企业股份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上游主导型供应链中, 当且仅当下游企业持有的股份比例达到50% 时, 上游企业以成本价供应产品, 供应链实现协调; 在下游主导型供应链中, 即便下游企业持有的股份比例没有达到50%, 上游企业也可能以成本价供应产品, 但是只有当下游企业持有的股份比例达到50% 时, 供应链才能实现协调.
本文研究了电商平台销售模式中电商平台物流策略和零售商需求预测信息共享策略的博弈关系. 针对电商平台和零售商组成的销售系统, 考虑零售商拥有私有需求预测信息、电商平台拥有物流模式(零售商自营、平台自营和第三方物流模式) 决策权, 建立了3 种物流模式下的信息共享优化模型, 探讨了电商平台物流策略和零售商需求信息共享策略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其贝叶斯纳什均衡解. 研究发现: 物流成本系数较高时, 纯战略纳什均衡为电商平台选择零售商自营物流模式, 零售商选择隐瞒需求预测信息; 物流成本系数较低时,纯战略纳什均衡为电商平台选择电商平台自营物流模式, 零售商选择共享需求预测信息.
近年来对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WTI) 原油现货价格结构进行建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 现有大多数的文献集中在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点值反事实分析上, 这可能会受到信息损失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反事实分析方法来研究2011 年发生的油价波动事件对WTI 原油现货价格的影响. 利用区间模型可以同时估计出在没有事件影响的情况下WTI 价格的水平和波动性. 这些反事实估计是基于WTI 和其它10 种国际原油现货市场之间的横截面相关性得到的. 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页岩油繁荣引起的原油供应过剩使得WTI 价格的水平和波动性都出现了降低, 而且这种影响直到2014 年底才消失. 该结果可以为政府, 行业从业人员和个人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
准确预测原油价格一直都是政府管理决策部门、投资主体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然而由于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多样化风险因素相互作用, 原油价格表现出更加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使得原油价格预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以INE 和WTI 原油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 通过基于数据分解、强化学习集成策略和误差修正技术构建的原油价格预测模型(PVMD-QSBT-ECS) 开展实证研究. 首先运用自适应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对原油期货价格序列进行分解; 然后利用Q 学习算法(Q-learning, QL) 确定堆叠式长短期记忆网络(stacked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SBiLSTM)、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BiGRU) 和时域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 TCN) 的最优权重组合以构建集成预测模型, 而后对预测结果进行动态误差修正; 最后运用修正的Diebold 和Mariano 检验(modified Diebold and Mariano, M-DM) 进一步评估PVMD-QSBT-ECS 模型预测性能. 实证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PVMD-QSBT-ECS 预测模型不仅较其他对比模型具有更低的预测误差, 而且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的预测中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还在不同步长的预测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多准则群体决策环境下, 决策个体间存在复杂交互关系, 由经验阈值引导的共识过程难以规避非合作行为对共识的扰动, 导致群体决策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健性较差. 本文聚焦于群体共识实现过程中交互网络结构, 共识驱动要素和偏好交互模型等三个核心内容, 提出了基于BA-BSO 交互机制的自适应群体共识模型. 鉴于交互关系分布的不平衡性, 本文设计了BA 无标度交互网络模型, 实现对非合作者的动态识别及其交互关系的自适应管理. 其次,结合个体贴近度和共识成本设计了满足超模博弈条件的个体交互效用, 以引导个体偏好的收敛与群体共识的自发涌现. 在偏好交互过程中, 本文基于BSO 优化算法和“多数原则” 设计了偏好交互模型以及最优方案选择规则, 既反映了个体与相近观点交互的倾向, 又规避了非合作者观点的过度影响, 改善了群体决策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健性. 最后, 算例分析与对比分析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水文序列的变异诊断研究能够为各类水利、土木工程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针对水文序列动力学结构变异难以诊断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矩阵Renyi α 阶熵的变异诊断方法. 首先, 引入矩阵Renyi α 阶熵理论描述水文序列的动力学结构; 其次, 利用数据滑动技术构造滑动移除矩阵Renyi α 阶熵序列, 用来刻画水文系统动力学结构的演变; 最后, 利用Pettitt 检验诊断出滑动移除矩阵Renyi α 阶熵序列的变异点及显著性水平. 以渭河流域、洮河流域、窟野河流域和西柳沟流域的水沙序列为例开展应用研究, 并与Shannon 熵、Mann-Kendall 检验和滑动T 检验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咸阳站、状头站和红李区间年径流序列均没有发生变异, 其它站年径流序列均发生了变异, 变异概率大于90%; 咸阳站、张家山站和状头站年输沙量序列均在20 世纪80 年代发生了变异, 其它站点在20世纪90 年代末发生变异, 变异发生的概率均大于95%. 通过与现有研究成果比对分析发现, 本文提出的Renyi α 阶熵方法的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而其它方法的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形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