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期刊网

2005年, 第2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5-08-15
  

  • 全选
    |
    论文
  • 李燕风;夏国平;杨跃翔;龚政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9.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跨国供应链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讨论了跨国供应链中的不确定因素-市场需求的三种数学描述形式-随机、模糊、模糊随机;提出了基于模糊随机期望规划的生产-分销二级跨国供应链战术计划模型,它与以往供应链计划模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市场需求看作模糊随机变量;然后设计了计算机模糊随机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智能算法求解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即对模糊随机期望模型使用智能算法,对其等值确定性模型使用分枝定界法,计算结果精度对比证明了模糊随机期望模型的有效性.
  • 王立勇;石柱鲜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0-17.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可靠性理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来构建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数学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计算程序的可靠度和系统可靠度,从而判断内部控制的效果.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结构重要性和可靠度重要性,据此判断程序可靠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为内部控制系统改进提供支持.最后,分析了在评价中如何考虑成本的问题,以及参数的估计,这有利于提高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张宏亮;王其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8-23.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在使用模拟技术时,初始模拟样本量的不同会对计算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讨论了在选择初始模拟样本量时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模拟样本方差处于稳定状态和模拟样本均值通过正态性检验,并且提供了分析和判断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 廖理;许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24-31.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财务指标度量业绩,用未来业绩对于当年业绩和盈余管理的度量进行回归,通过检验盈余管理的度量前的系数的正负号和显著性来检验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对于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发现两种手段的调增盈余行为都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使用非主营业务ROE进行的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更显著.
  • 郭磊;吴冲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32-37.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资本资产混合定价模型市场交易因子载荷离散度指标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反映,提出更加反映市场行为、具有时间序列可比性的羊群行为度量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对中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了沪深股市羊群行为的显著特征.
  • 于辉;陈剑;于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38-43.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回购契约下,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然而突发事件造成零售商面临的需求分布变化时,这个协调将被打破.为此给出了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最优应对策略,并改进了回购契约使其能协调应对突发事件,即:改进后的回购契约具有抗突发事件性.
  • 马晓燕;魏立平;杜玉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44-49.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家庭层面给出,小康家庭识别模型由一级、二级指标和测量要素来刻划,用属性识别的数学方法给出定量的计算.
  • 吉小东;汪寿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50-54.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我国养老金资产负债管理问题,通过对通货膨胀率、工资增长率、折现率和缴费率的波动对养老金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程度的分析,为解决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面临的困境及拓宽养老金融资渠道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李补喜;王平心;陈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55-61.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矩阵变换理论,研究ABC系统实施过程中为减少系统复杂性所进行的成本动因合并和最终成本动因个数的确定问题.结果表明,作业动因成本系数矩阵的秩是保证产品作业成本计算准确性的最小个数,矩阵的初等变换则是寻找最终成本动因、进行同质性成本动因合并的理论方法.导致最终成本动因个数小于系数矩阵秩的合并必然损失产品作业成本的精确性.同时对同质性产品的合并与简化也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 孙俊清;李勇建;涂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62-68.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人才租赁中心的雇员规模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一个租赁与中介中心从事单类雇员的租赁与中介业务.在企业需求和外部供给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基于获利期望最大准则,提出了单类雇员规模的离散随机优化模型,用边际分析法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给出了求最优解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并得出了人才租赁中心不需要保留内部雇员仅从事人才中介业务的充要条件.最后用数据分析讨论了问题中参数对雇员规模和期望收益的影响.
  • 孙志敏;陈文德;于洪年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69-78.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带有限缓冲器的多入口多出口串行生产线的无阻塞最优控制与调度问题,得到了生产线的状态方程及最优控制,然后用极大代数上矩阵的行差单调性理论给出了生产线的性能分析,最后解决了系统的最优调度问题.
  • 吕胜利);李静铂;岳德权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79-84.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母函数方法研究有一个修理工且服务台忙时与闲时故障率不同的M/M/N可修排队,得到系统的一些可靠性指标和系统稳态分布存在条件的一种新形式.
  • 王建;黄凤岗;景韶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85-91.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两种专家判断矩阵一致性调整的新方法:一般的Hadamard凸组合(Easy-HCC)方法和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Hadamard凸组合(HCC)方法.首先利用判断矩阵的生成元生成一致的正互反生成矩阵,前一种方法对生成矩阵作简单的几何平均;后一种方法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生成矩阵进行一致性聚类,并以此为基础,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分配权重系数,对生成矩阵进行加权几何平均,获得一致的正互反调整矩阵.然后把这两种方法分别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用同一个算例证明了加法凸组合和前一种方法对判断矩阵调整的无效性,并分析了后一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冯德鸿;谢露静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92-96.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求解模糊的集约生产计划问题,从模糊集约生产计划已清晰化后的参数规划模型着手,将参数规划模型进行分解,提出了分解算法,并将分解算法与分枝定界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 章婷芳;姚洪兴;耿霞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97-102.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线性反馈、非线性反馈、微分反馈、延时反馈等反馈方法,设计了五种不同的反馈控制器,对Chen混沌系统进行了控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实了各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各反馈增益k的范围,且对各控制器的效率作出了比较.
  • 宋峻峰;张维明;肖卫东;唐九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03-113.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建立网络中心战的知识基础设施、获取知识优势出发,以战场空间本体作为网络中心战的知识基础设施,提出了一种战场空间本体构建方法BOCA;应用BOCA方法构建了一个想定的空中态势本体示例以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对于相关工作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给出了结论和下一步工作.
  • 孙兆辉;白思俊;刘丽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14-118.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定性影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单价因素进行修正,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从影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众多参数中提取了少量的、有代表性的变量作为其价格模型的参数,通过建立灰色GM(0,4)模型作为发动机价格的预测.
  • 杨晓华;杨志峰;沈珍瑶;郦建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19-123.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科学地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并使评价方法更符合实际,对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进行改进,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区间的形式,并用遗传投影寻踪方法来确定权重,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MODMIIM).介绍了MODMIIM的原理,给出了它的构成方法和具体评价公式,并用MODMIIM对宣州市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环境质量分级的区间界限,解决了不相容指标权重分配问题,使评价结果更合理,是一种有效的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 杨立才;贾磊;孔庆杰;林姝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24-129.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交通流预测的特点和输入向量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把粗集理论与正交小波网络相结合,给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的正交小波网络交通预测模型,并成功应用于城市交通流的实时预测.粗正交小波网络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克服季节、天气等随机因素对交通流量预测性能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方法解决了正交小波网络多维输入时的维数灾难.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明显优于常规BP网络和小波框架神经网络,对交通流量等预测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承向军;杜鹏;杨肇夏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30-135.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体BDI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通过相邻路口信号控制智能体的信息交互和协调,在确保路口绿灯时间利用率较高的前提下,尽量使相邻路口驶来的车队不停车地通过路口.编制交通控制微观仿真软件,在一个由8个路口组成的交通网络中对多种信号控制方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方式.
  • 张宁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36-139.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的系统分析框架表明,交通强度与城市规模、交通强度与道路密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道路密度受到城市国土资源的限制,导致城市规模存在发展极限.城市规模的发展一旦超出这个极限,必然会产生现实难于解决的交通拥堵问题.文中还建立了一个城市规模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及相互适应的优化模型,认为可以运用社会总成本来评价交通与城市规模的适应性.论文最后结合北京市的实际对以上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 李道亮;王莹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40-143.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用于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植物品种,根据土壤、气候各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相似算法,建立了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品种选择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出两地土壤、气候的相似程度,并根据相似地区植被恢复的成功案例,确定用于植被恢复的植物适生品种集合.并以辽宁省阜新矿区为例,提出了适合当地煤矿废弃地土壤、气候的用于植被恢复的植物品种集合,结果表明本模型所采用的方法科学、合理.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8): 144-144. https://doi.org/10.12011/1000-6788(2005)8-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